学校要闻

我校赴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 共商校地企合作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01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109

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博)为推动校地企资源深度整合,助力江夏区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28日下午,我校副校长刘丹带队,同财经与商贸学院院长朱喜安、副院长吴金娇、电子商务系主任郭心及医疗与护理学院院领导一行,前往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开展座谈交流。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刘俊、副主任王艳琴热情接待我校一行,双方围绕区域产业发展、校地企合作路径、产教融合落地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凝聚合作共识。

 

座谈会伊始,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刘俊首先对我校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扎根江夏、深耕职业教育,在各领域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此次来访为深化校地企合作、共促产业升级搭建了重要桥梁。随后,刘俊介绍了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的职能定位。作为统筹江夏区校地企合作的核心平台,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始终以“服务高校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为核心任务,积极搭建“政、校、行、企”的沟通纽带,协助高校对接地方政策与产业资源,推动专业建设与区域需求精准匹配。

 

副校长刘丹代表学校发言。她首先感谢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搭建的交流平台,强调此次座谈是推动学校扎根江夏、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实践。围绕学校发展,刘丹从三方面展开介绍:一是校区搬迁后,学校以“扎根江夏、服务地方”为定位,实现办学理念和硬件设施双重升级,形成了以“专业技能+外语特长+AI基础”的人才培养架构,同时将校地企合作纳入发展总体规划,推动学校发展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将紧扣江夏区产业需求调整布局,计划联合本地企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岗课赛证”理念;在社会服务领域,学校正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从传统“人才培养单点输出”向“人才供给+技术赋能双轮驱动”的校地企合作新模式转型,力求将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需求深度绑定,成为江夏区产业升级的“人才蓄水池”与“技术服务站”。

 

在产教融合实践的深化推进环节,我校财经与商贸学院院长朱喜安详细介绍了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拟牵头组建的“江夏区跨境电商产教联合体”筹备情况与建设愿景。他表示,联合体成立的核心目标在于打破职业教育与产业实践间的壁垒,系统整合院校专业师资、企业实战场景、行业协会资源,构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的协同发展格局,并恳请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在政策衔接、企业协调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确保联合体在赋能区域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中发挥实效、彰显价值。

针对我校财经与商贸学院院长朱喜安提及的“江夏区跨境电商产教联合体”,刘俊明确表示中心高度认可、全力支持。他强调,当前江夏区跨境电商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联合体的组建深度契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与产业升级方向,中心将协助对接区内优质企业与政策资源,保障联合体规范运营,推动其成为江夏跨境电商产业的“人才摇篮”与“资源平台”。

此次座谈是学校深化校地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不仅明确了校地企在产业服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方向,更构建了“政府引导、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协同发展新路径。未来,校地企将以此次座谈为起点,持续推进“江夏区跨境电商产教联合体”建设,深化技能大赛、实习就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打造校地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典范,为江夏区乃至华中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