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 下午15:30在三号教学楼J207,通识教育学院职教中心系主任李京老师以及学院教务处王小雪老师组织召开职业英语与体育课程专题座谈会,召集20名来自不同专业的2024级学生代表参会,围绕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学习平台使用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职业英语课程:内容需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充分肯定了职业英语课程对提升职场竞争力的作用,但对课程内容的适配性提出了优化建议。以职场交际、跨境电商、汽车英语等方向为代表的职业英语课程因涉及大量专业词汇,内容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反映学习压力较大。此外,与新技能英语教材相比,现有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案例趣味性不足,学生建议通过增设情景模拟、行业实践等互动环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二、U校园平台:建议优化考核机制,强化自主学习
针对职业英语配套学习平台“U校园APP”,学生代表普遍认为当前每学期10小时的强制学习时长考核存在不合理性。部分同学指出,机械化的跟读任务易催生“刷时长”现象,甚至有学生利用系统漏洞完成考核,背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对此,学生建议取消时长硬性要求,转而通过丰富平台资源(如职场情景对话、行业案例分析、趣味闯关模块等),激发自主学习动力,同时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三、体育课程:设施升级与项目扩容呼声高
在体育课程讨论环节,学生代表集中反映了场馆设施与课程项目设置的不足。有学生指出,校内体育器材老化严重,部分场地存在地面破损、器材故障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体育馆空间狭小、通风不畅,灯光昏暗问题尤为突出,影响夜间课程体验。此外,体育课程项目以传统球类和田径为主,飞盘、瑜伽等新兴运动项目开设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对此,学生建议学院加快体育设施维护更新,扩建室内运动场地并优化场馆环境,同时增设个性化体育选修课程,引入社会资源合作开展特色项目。
四、学院将综合研判建议,推进教学改革
座谈会结束后,通识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代表的反馈为课程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学院将组织教学团队专题研讨职业英语课程的分层教学方案,协同后勤部门实地调研体育场馆设施情况,制定分阶段升级计划,并协同技术部门升级U校园平台功能,推动考核方式向“重质量、轻时长”转型。未来还将定期开展师生座谈会,持续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实用性与创新性。
本次座谈会是通识教育学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举措之一,旨在通过双向沟通优化教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