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部 通讯员 吴建霞)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025年8月2日,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暑期“启林教学竞赛磨课”专项教研活动。学院新入职教师周翼南围绕《构图基础》课程进行了三个节段的现场教学展示,吴建霞、赵海鸥等资深教师及学院领导全程参与听课评课,通过“授课-点评-交流”的闭环模式,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为课程质量提升聚力。

作为今年即将参加启林青年教师竞赛的青年教师,周翼南老师在磨课中选择了《构图基础》三个核心节段进行展示。她以“76周年国庆海报”为案例贯穿教学,通过“问题导入-原理剖析-实操演示-总结拓展”四步教学法,将PS软件操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课堂中,周翼南运用动态PPT、PS软件实时演示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用钢笔工具”等实际问题。

授课结束后,磨课活动进入集中评议环节。吴建霞、赵海鸥等教师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重难点突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既肯定亮点,也提出改进方向。
吴建霞老师表示:“周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流畅,案例选择精准,建议将‘课程思政’自然融入专业教学,例如在讲解国庆节海报时,激发爱国情怀。”
赵海鸥老师则表示:“课堂实操环节设计合理,但需注意时间分配。例如在海报演示中,可提前准备好半成品脚本,让学生现场补全关键操作,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增强参与感。”
学院教学副院长李颖表示:“课程总结环节需进一步强化与讲解内容的呼应。建议采用‘思维导图+关键词回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同时预留2-3分钟进行课堂小测,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学院院长全程参与磨课活动,并对青年教师培养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科学设置阶段重难点,例如在《构成基础》课程中,需根据学生学情动态调整【钢笔工具】内容的讲解深度;二是要强化“教-学-评”一致性,将课堂互动、实操任务与课程目标紧密关联,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三是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通过企业实践、行业培训拓宽视野,将产业需求融入教学设计。”
启林磨课是信息技术学院“青蓝工程”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以老带新、以评促教”的方式,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产业经验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未来,信息技术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