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1.学院基本情况
信息技术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工科学院之一,紧密围绕湖北省51020产业发展需求,坚守“产教融合、创新驱动”理念,精心打造低空智能专业群和数媒新视界专业群。
低空智能专业群主要面向低空经济产业链,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四个专业协同构建,精准对接智能飞行器运行维护、低空数据智能处理、空天地通信网络三大类岗位群,为低空物流、智慧巡检等新兴场景输送实战型人才。毕业生进入华为、爱德森等企业实习就业,企业评价良好,实现高薪就业。
数媒新视界专业群主要面向湖北数字创意产业链,由数字媒体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影视动画、软件技术四专业协同构成,精准对接新媒体数字内容创作、技术开发、运营管理三大类岗位群,为新媒体数字创意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与快手、尔秋、风禾、佰均成、金石易服等知名企业持续开展深度产教融合,通过开设订单班、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措施,实现校企共建共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就上手。
从建校以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经过多年来建设与发展,信息技术学院已有6个专科专业,24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达到2400余人。目前学院拥有一支教学及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成绩显著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低空智能和全媒体数智创新两大实训基地,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实训室、人工智能综合实践实训室、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实训室、无人机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室、无人机装配与维护实训室、全媒体内容制作实训室、直播电商实训室、全媒体运营中心和各类大中小型直播间。两大实训基地使用面积3000余平米,现有PC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及专业实验仪器共1000多台套。
2.师资
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综合素质好、技术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四个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0%以上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部分教师来自华为、中兴、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1项、省级教学竞赛20余项。
3.专业设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动画方向)、动漫制作技术
二、办学特色和亮点
1. 教学模式创新
采用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引入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
2.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经验丰富、学历高的教师,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部分教师有海外背景。
3. 订单班培养
学院与知名企业开设订单班,有华为订单班、风禾订单班等,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内上岗,定制培养,实现高质量就业。
4. 升学与就业优势
入校后,学生可以通过专套本提升学历;也可以在第三年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校,学院专升本通过率在90%以上,在2022年第一届专升本学生中,2名学生成功考上研究生。与知名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5. 国际化办学
学院重点打造中日IT国际班,0基础学“日语+IT技能”,海外就业前景好,薪资待遇远高于国内,与日本IT企业联合培养、日本留学(专升本、专升硕)定向培养,低成本圆你留学、就业梦。
6.以赛促学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蓝桥杯大赛软件编程赛、全国蓝桥杯大赛平面设计赛、全国蓝桥杯大赛视频制作赛、全国蓝桥杯大赛APP设计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武汉市技能大赛等。
三、学生培养和就业情况
1.学生比赛获奖
信息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近几年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获奖人数均在100人以上,重点赛项年年突破。
2022年学院学生获得国家B类及以上科技竞赛奖项133人次,其中国家级A类比赛获奖7人次。
2023年学院学生获得国家B类及以上科技竞赛奖项90人次,其中国家级A类比赛获奖16人次,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
2024年学院学生获得国家B类及以上科技竞赛奖项165人次,其中国家级A类比赛获奖15人次,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
突破性成绩:2024年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8人获得省级铜奖。
2.就业典型
张嘉辉,学院2019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2022年专升本考入武汉城市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入长江大学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专业。
王紫鑫,学院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2024年专升本考上长江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余志青,2021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2024年以专业成绩第一,总分成绩第二考入武汉城市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张邹顺,2022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2024年经校招入职华为南方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