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王骏康 图片 王骏康 周可莹)迎新季的学校满是朝气。前来报到的新生中,有两对双胞胎的身影格外吸睛。他们自带“搭子”来校,又“双双”选择外院,计划在大学时光中收获双倍精彩。
兄弟同心,携手逐梦“人工智能”
“没想到高中同班,大学还能在一个班,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伴了!” 我校信息技术学院2025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4班的胡光璟,一边帮哥哥胡光琛整理寝室床铺,一边笑着说。这对来自孝感鲁迅高级中学的双胞胎,从高中时就习惯了“并肩作战”,如今又在大学校园中续写缘分。
高中三年,兄弟二人不仅是同班同学,还一起加入了学生会。“哥哥写活动方案又快又有条理,我擅长抠海报设计的细节,当时我们一起办校园文化节,配合特别顺。”胡光璟回忆,那时候俩人常一起在办公室加班,哥哥会提前把流程梳理好,他则负责把宣传物料做得更精致,“哪怕偶尔有分歧,聊两句就能达成一致,这种默契没人比我们更懂。”兴趣上,兄弟俩既有重合也有“小差异”:胡光琛喜欢羽毛球、乒乓球和游泳,一到周末就拉着弟弟去打球;胡光璟则多了个 “高达模型”的爱好,拼模型时,哥哥常会凑过来帮他参考配色,“他总说我拼得慢,但每次都会等我一起去吃饭。”
选择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是兄弟俩早有的规划。“看到招生简章上的人工智能专业有专门的实训实验室,设备特别全,当时就觉得‘这就是我们想读的专业’。” 胡光琛说,
如今成功一同奔赴外院,兄弟俩的目标也很一致:“我们都计划着专升本,以后上课会一起记笔记,争取多参加专业竞赛,把基础打牢,以后在人工智能领域能有自己明确细致的方向。”
姐妹相伴,各展所长绘新篇
“查到录取结果那天,我和妹妹抱着手机尖叫,没想到‘试试’的想法真的实现了!”我校财经与商贸学院2025级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2班的张可欣,和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影视动画)专业1班的周可莹,是另一对来自湖北孝感的双胞胎姐妹。
姐妹俩高中都就读于湖北孝感的城关中学,课间总喜欢一起畅想讨论未来的专业方向。“我喜欢写东西、练毛笔字,妹妹从小就爱拿着相机拍风景,我们都觉得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内容创作相关的专业十分适合。”张可欣说,填志愿时,两人查阅了很多学校的资料,最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开设的与融媒体技术运营相关的专业。
虽然专业不同,但姐妹俩的“互助模式”已经开启。张可欣练字时,会帮周可莹的摄影作品配文案;周可莹拍校园风景照时,也会教姐姐用简单的修图软件;晚上和家人视频时,两人会争着跟家人分享近期校园生活的所见所闻,“姐姐说她们今天学了公众号排版,我跟她说我们练了基础建模,虽然讨论的内容不一样,但都能学习到另外一个领域的新知识,对于我们两人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周可莹回忆道。
对于未来,姐妹俩也拥有着各自的规划,但也包含着“互相支持”的心意。张可欣希望多学习实操技能,“以后能做出让大家喜欢的融媒体内容,在自己心仪的领域创造价值”;周可莹则打算先把建模、动画技术学习掌握好,“等基础扎实了就准备专升本,继续深入学数字媒体,以后说不定还能和姐姐合作,她写文案、我做动画,姐妹搭配,干活不累。”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迎新季里的“双倍惊喜”,更饱含着“支持理解”与“陪伴逐梦”的温暖力量。学校也将以优质的教学资源、温馨的校园环境,为每一位新生搭建更加广阔的成长平台,助力每一位新生书写青春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