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湖湘精神 ——马院教师赴湖南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08
作者:吴丽波
浏览次数:140
分享: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8月20日-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长沙与韶山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感悟思想伟力,共同书写了一堂生动的行走“大思政课”。

         8月20日下午,教师们参观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始终秉承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理想,坚持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和实事求是、学贵力行的治学精神。教师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岳麓书院的千年精神,了解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对早期革命者的影响,不由地为之振奋。

   

         8月21日上午,全体成员前往橘子洲头参观学习,教师们在橘子洲头感受着湘江的波澜壮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青年毛泽东雕塑前,老师们齐声朗诵《沁园春·长沙》,铿锵之声回荡在湘江之畔。回想青年毛泽东在此挥笔写下了《沁园春•长沙》,深切感受到青年毛泽东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下午,全体成员前往湖南省博物馆,在讲解员引导下重点参观了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区,加深了教师们对湖南历史文化的认识,并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

 

 

 

         8月22日上午,全体成员来到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韶山,教师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毛泽东铜像广场,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全体成员深深三鞠躬,表达对伟人的深切缅怀。下午,全体成员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一座孕育了改变中国命运星火的农舍。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度过了影响其一生的青少年时期,“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情正是从这方水土孕育。随后,全体成员来到了三面环山的滴水洞,参观了1号馆的主席书房、会客厅与卧室等,还原了主席运筹帷幄的历史现场,深切感受了领袖对家国的深沉思考。晚上,全体成员观看了大型实景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教师们不但又一次重温了毛泽东从走出韶山救亡启蒙、领导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渡江战役到建国的革命历史,还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荡气回肠。

 

    

         8月23日上午,全体成员前往宁乡花明楼,瞻仰刘少奇铜像并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故居。馆内陈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工作笔记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刘少奇同志坚守信仰、求真务实、心系人民的光辉一生。

   

         为期四天的实践研修紧凑而充实,老师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开拓了教育视野、深化了历史认知、筑牢了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将以此次实践研修为契机,深挖育人素材,不断推动思政课堂“活起来”,青春信仰“立起来”,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