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风采】 吴曌:以产教融合铸就育人匠心,以科研创新赋能人才成长
(通讯员:刘妮)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外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曌以其卓越的学术能力、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深耕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成为学院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她以科研反哺教学、以产业链接课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

深耕学术,厚植教育根基
吴曌自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教育理念,将学术研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她主编的教务处立项教材填补了专业教学资源空白,主持的1项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及3项院级课题,聚焦教育模式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其主导的2项省级质量工程、1项厅级质量工程和4项院级质量工程,系统性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十余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含4 篇北大核心期刊及以上成果),更彰显了她深厚的学术积淀。
产教融合,架设人才成长立交桥
面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要求,吴曌打破传统教学壁垒,牵头引入波司登、爱慕、雪中飞等头部企业资源,构建“校企共育”生态圈。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企业导师进课堂等形式,学生得以在真实产业场景中锤炼技能,近三年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98%,多名学生进入合作企业核心设计团队。一名参与波司登羽绒服设计项目的学生表示:“企业实战让我们直面市场趋势,课堂所学知识真正‘活’了起来。”
科研反哺教学,打造精品育人范式
吴曌深谙“教学与科研同频共振”之道,其主持的厅局级重点项目“服装产品设计”入选文华云联盟优质示范课程,将数字化设计、可持续时尚等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模块化教学案例。课程采用“项目引领+跨学科协作”模式,学生团队在完成企业真实课题过程中,同步掌握设计思维、技术工具与商业逻辑,该课程获评学生满意度达96.5%。学院教师评价:“吴院长打造的示范课,为传统艺术类专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范式。”
桃李芬芳,匠心传承育英才
从教十余载,吴曌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多位行业新锐,其指导的学生作品屡获省级以上设计大奖,更有创业团队在非遗服饰创新领域崭露头角。她坚持“个性化赋能”培养策略,通过导师工作室制挖掘学生潜能,正如她常说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创作主体,教育要做的,是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在吴曌的引领下,外语与艺术学院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动“学术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这份执着与创新,不仅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更照亮了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奋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