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藏龙岛3号楼教学楼J214教室内,W24级商务日语专业的97名同学在雷芬老师和张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课堂——掐丝珐琅制作。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课是我校特色课程之一,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副校长刘丹高度重视,在学期之初亲自参与该门课程的教学研讨,要求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外国语学部认真落实要求,积极筹备并组织了此次掐丝珐琅制作活动。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的金属胎嵌珐琅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著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课堂上,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掐丝珐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感受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
课堂上,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制作流程,包括设计图案、掐丝、点蓝等步骤。随后,同学们分成小组,开始了他们的掐丝珐琅创作之旅。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用金色的金属丝在铜胎上勾勒出图案的轮廓,这一步骤被称为“掐丝”。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各种颜色的珐琅粉填充到金属丝之间的空隙中,这一过程被称为“点蓝”。最后,经过沉淀晾晒,一件件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掐丝珐琅作品便诞生了。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许多同学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部分学生作品的展示:

学生制作的掐丝珐琅书签,蓝色背景上绘有兰花图案,配以紫色流苏。

学生制作的掐丝珐琅摆件,盒面上绘有可爱的熊猫图案,周围环绕着花朵。

学生制作的掐丝珐琅装饰盘,盘上绘有白色花朵和绿色枝叶。

学生制作的掐丝珐琅书签,绿色背景上绘有竹叶图案,配以蓝色流苏。
此外,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制作的场景也被记录下来,成为这次文化体验活动的宝贵记忆。



这次掐丝珐琅制作活动,不仅让商务日语专业的同学们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发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一项传统工艺,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们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记忆,也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和传承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