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传统与现代碰撞,多种非遗文化交织在外院课堂

发布时间:2024-12-31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279
分享:

新闻网讯 (通讯员:曾健豪)近日,我校旅游与管理学院2024级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1-9班的学生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中,体验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文化时光——非遗传统手工艺制作。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能亲手体验触碰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华,亲眼见证传统艺术的瑰丽奇秀,在学习过程中,更是将现代教育理念与非遗文化传承完美融合。

在藏龙岛校区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同学们围坐在台下,面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非遗材料:剪纸、泥塑、刺绣、布贴、版画等。我校旅游与管理学院的曾健豪老师首先对每一种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制作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引导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非遗文化进行创作,为了激起同学们对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好奇和兴趣,老师提出了一点小要求,那就是尽量将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与我们自己的生活、爱好结合起来,力求能让悠久的非遗文化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并且在完成之后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

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小组讨论,很快便选出了自己想要体验的非遗手工艺类型。

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剪纸的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图案剪裁,一张张红纸在他们手中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窗花和卡通人物;选择泥塑的同学们揉捏着黏土,根据老师介绍的要领,塑造出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小人物,感受着泥土在指尖的流动;选择刺绣学生们一针一线地绣制图案,体会着针线在布面上穿梭的乐趣;选择版画的同学们学习着版画的基本技巧,一刀一刀在椴木板上刻出漂亮的图案。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并用视频记录。

在制作过程中,曾老师不断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意,将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手工艺中。学生们积极响应,有的在剪纸中加入了现代图案,有的在泥塑中尝试了卡通造型,有的在版画中使用了大胆的构图,这些创新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展现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非遗文化体验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从课本和互联网上看过一万遍的东西不如亲手体验一遍,不仅能够更直观地明白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志趣和精湛的技术,而且在亲手完成作品之后,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教师曾健豪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和身份的象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还能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我校一直致力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未来,我校将继续探索更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作品展示。

王娜 马晓如 《布老虎》 泥塑

谌妮果 丁思琪 刘栖榕 罗艺珊《刺绣》

陈惠慈 《清明上河图》 剪纸

刘星雨 柳笃圲 冯洋洋《醒狮少女》木刻版画

张婉君 鲁文芊 《醒狮奶龙》 泥塑着色

戴佳欣 王思怡 周婉玲 《悟空》 剪纸

陈瑞文 黎欢 周乐乐 桑景 《闲暇时光》泥塑着色

陈月 田拉啦 向琪慧 陈思雨《剪纸的春节艺术》